營銷醫生:好產品賣不出去的七大病因診斷(一)
作為一個營銷人,你會發現市場上暢銷的往往不是性能最好、技術含量最高的“好產品”,而是一些品質一般的商品,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事實上,好產品不賣貨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市場不成熟,產品跑在需求前面
我們發現現在有很多高新優的產品,銷路不暢,一個重要的因素的,就是市場和需求都沒有像產品那般可以迅速更新換代,馬上接受,例如近幾年,有機食品行業進入者越來越多,從2000年的不到百家,發展到幾天4千家多之多,原因在于很多投資者看好這個市場,可惜的是,像當初投入巨資的中國首家有機食品超市歐食多倒閉一樣,攤子鋪得太大,不了解中國的市場現狀,盲目的引進國外的有機食品,造成保質期到期,大量的積壓的情況出現。事實上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必須要考慮市場培育期內和消費者認知是否能跟得上,領先超前未必是好事,曲高和寡,缺少市場認同和接受的基礎,再好的產品也是白搭,家用打印機的出現到暢銷,用了111年時間,液晶技術早在70年代就已經開發出來,直到今天液晶平板漸成主流,可口可樂當初是一個藥劑師開發的咳嗽藥水,頭一年只銷售出去50瓶,直到二戰前后才借著成為美軍軍需品的機會嶄露頭角,橫掃世界。任何求新意義上的新產品,都將面臨時間和市場的殘酷考驗。在這段漫長的市場培育引導期內,必須知道自己的產品泡在需求前面,按照一般的營銷推廣方式,極有可能成為市場先烈,一個建議是,集中營銷資源針對某一群體、某一市場、某一特定需求進行深度有效的推廣,以點帶面,進行試點,制定長遠的發展計劃,適度投入,滾動發展,切忌盲目做大,認為產品先進,是市場空白就可以大刀闊斧的在全國瘋狂般的鋪貨,最后導致在消費者可能在剛剛知道該產品的時候,已經無法支撐龐大的營銷費用和管理成本,而悄然退市了。
二、消費者的沉默成本,規避風險
好產品之所不賣貨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消費者對過去使用購買的舊產品或者老產品,產生了思維定勢、甚至是生活習慣、情感崇拜,同時擔心購買新產品會給自己帶來不確定的損失和風險,因此很難接受其他性能品質更好的產品。例如今天的家庭主婦習慣使用未經作為調味料,這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我們可以稱之為“路徑依賴”,而事實上早有科學證明,味精長期使用未必對身體有好處,而出現的一些替代品,如蝦精、蘑菇精項取而代之,卻非常艱難,因為長年形成的生活方式,不是簡單的好產品就能輕易代替的,形成了“沉默成本”——已經付出了那么多,如果“喜新厭舊”的話,以前的投資就付之東流了,另外關鍵是消費者過去的消費體驗和自我認知中,形成了強烈的個人印象,是較難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