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二)
2.計劃學派。計劃學派是以安索夫為杰出代表。計劃學派認為,戰略的形成是一個受到控制的、有意識的、規范化的過程。戰略行為是對其環境的適應過程以及由此而導致的企業內部結構化的過程。
3.定位學派。其杰出代表人物是邁克爾·波特。定位學派認為企業在制定戰略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企業所處行業的結構分析;二是企業在行業內的相對競爭地位分析。
4.創意學派。創意學派認為戰略形成過程是一個直覺思維、尋找靈感的過程。
5.認知學派。認知學派認為,戰略的形成是基于處理信息、獲得知識和建立概念的認知過程———其中后者是戰略產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哪一階段取得進展并不重要。
6.學習學派。學習學派與以往學派的不同之處在于,它認為戰略是通過漸進學習、自然選擇形成的,可以在組織上下出現,并且戰略的形成與貫徹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
7.權力學派。權力學派認為,戰略制定不僅要注意行業環境、競爭力量等經濟因素,而且要注意利益團體、權力分享等政治因素。
8.文化學派。文化學派認為,企業戰略根植于企業文化及其背后的社會價值觀念,其形成過程是一個將企業組織中各種有益的因素進行整合以發
揮作用的過程。
9.環境學派。環境學派強調的是企業組織在其所處的環境里如何獲得生存和發展,其所起的作用不過起到了一種讓人們關注環境因素。
10.結構學派。結構學派把企業組織看成是一種結構———由一系列行為和特征組成的有機體;把戰略制定看成是一種整合———由其它各種學派的觀點綜合而成的體系。
三、競爭戰略理論階段
在企業戰略理論的發展過程中,10種戰略學派都曾在一定時期內發揮過一定作用。但隨著企業戰略理論和企業經營實踐的發展,企業戰略理論的研究重點逐步轉移到企業競爭方面,特別是20世紀80 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界和管理學界一直將企業競爭戰略理論置于學術研究的前沿地位,從而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競爭戰略理論的發展。回顧近20 年來的發展歷程,企業競爭戰略理論涌現出了三大主要戰略學派:行業結構學派、核心能力學派和戰略資源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