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戰略的類型
參與國際競爭的公司有起個戰略選擇:
1. 給國外的公司發放許可證,讓他們使用公司的技術生產和分銷公司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收入等于許可證協議的版稅收入)。
2. 維持一個國家的生產基地,然后將產品出口到國外市場,其方式是利用公司自己擁有的或者國外公司所控制的分銷渠道。
3. 采納多國家的競爭戰略,為了適應不同的購買者需求和競爭環境,在不同的國家采取不同的戰略方式(其差異程度可能不大,也可能很大)。公司可能運用相同的競爭主題(低成本、差別化、最優成本),另一方面,公司也可能為滿足購買者的需求和期望而對產品和服物進行定制,目標顧客群在有些國家可能很廣,而在其他國家則可能聚焦于一個狹窄的市場。而且,這個國家所采取的戰略行動同在另一個國家采取的戰略行動互相獨立,將公司的戰略同東道國的市場和競爭環境匹配起來要優先于跨國家的戰略協調。
4. 采取全球低成本戰略,竭盡全力成為全球絕大多數或所有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市場上的購買者的低成本供應商。公司的戰略行動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協調,以獲得相對所有競爭對手的低成本地位。
5. 采取全球差別化戰略,對公司的產品在一些相同的屬性上進行差別化,以創造一個全球一致的形象和全球一致的主題。公司的戰略行動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協調,以獲得全球一致的差別化。
6. 采取全球聚焦戰略,在每一個有著重要有意義的市場上為同一個相同的清晰的小市場點服務,公司的戰略行動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協調,以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一致的低成本或差別化策略。
7. 采取全球最優成本供應商戰略,竭盡全力在全球范圍內,在相同的產品屬性上能夠與競爭對手相匹敵,在成本和價格上打敗競爭對手,公司在每一個國家的戰略行動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協調,以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一致的最優成本地位。
如果一家公司的技術訣竅很有價值或者其專利產品很獨特,但是既沒有內部能力也沒有內部資源,去外國市場上進行有效的競爭,那么,進行許可經營就很有意義。通過發給外國的技術或產品生產許可,公司至少可以通過版稅的形式實現收入。
利用國內的生產工廠作為將產品出口到外國市場的生產基地是追求國際銷售的最佳初始戰略。這樣做即降低風險又降低投資,同時他還是測試國際市場的一個保守的方式。在出口戰略下,制造商可以同那些在進口業務中久經考驗的批發商簽訂合同,讓他們來處理它們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分銷和市場營銷,這樣,制造商可以減少在外國市場上的卷入程度。如果控制功能更好,制造商就可以在一些或所有的目標市場上建立自己的分銷和銷售組織。另外,一家公司也可以因為公司采取本國生產外部出口的戰略而在國際市場上直接投資。公司所追求的這種戰略能否長期的取得成功取決于本國生產的成本競爭力。在有些行業之中,如果在一個或幾個巨型的生產工廠中進行集中生產,那么,公司就有可能獲得額外的規模經濟性和經驗曲線效應方面的利益,這些巨型工廠的生產能力往往超過任何一個國家的市場需求,很顯然,要抓住這種經濟性,公司必須將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市場。然而,如果本國的制造成本要比國外的制造成本高,同時,競爭對手在那些低成本的國外市場上有生產工廠,那么,這種戰略就有脆弱性。比較多國家戰略和全球戰略的是是非非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