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整合:海王的難題(三)
海王的品牌運作戰果如何?
從2001年起,海王根據以上策略開始了大規模的品牌整合和促銷活動。我們幾乎打開電視,就可以看到海王的四大明星產品。這種廣告拉動,的確效果驚人。從海王生物2001年公布的年報看,其主營業務收入為7.6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近四倍!僅海王金樽這一項產品,上市僅半年銷售收入就達一個多億。目前,海王的保健品收入依然迅猛增長,其收入已從藥品收入的1/4上升到各占50%。另外,海王銀杏葉片的廣告——“三十歲的人,六十歲的心臟”,被業內評為2001年十大賞心悅目電視廣告。可以說,海王品牌整合初期戰役相當不錯,無論銷售業績還是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面對海王廣告傳播效應的迅速擴大,張思民自己卻對此頗不以為然,他對記者講:一個企業最終贏得市場是靠它的技術,而不可能靠它多么精彩絕倫的所謂廣告創意。根據張思民的思路,無論藥品還是保健品,都可以把它定位在大健康這一領域。通過大健康這一概念將藥品和保健品整合在一起,打造海王這一企業品牌。
“海王”為何看來仍不夠“美”?
然而,人們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覺,在各種促銷攻勢下,海王的品牌價值越來越表現在其保健產品上,而卻沒能體現出張思民以醫藥為根基的大健康產業這一思路。更為嚴重的是,目前國內能將保健品做出美譽度的寥若晨星,流星般的產品比比皆是。這其實很大程度上跟這一行業目前的市場特點有關,甚至可以說是做保健品天生的硬傷:
首先,目前的保健產品市場存在著嚴重的信譽危機。由于保健產品既不是藥品也不是一般食品,它的效果就既不可能像藥一樣藥到病除,也不可能像食品一樣解飽充饑。那么它的價值往往要經過長期服用,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然而,許多企業為迅速掠奪市場,過分夸大它的功效,甚至將藥的成分加入其中,把保健品的理智消費變成了一種時尚和治病手段,這幾乎是在摧毀這一本來前景很好的市場。據最近北京聯合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消費者中認為保健品完全按它所宣傳那樣有效的只占3%。
其次,保健產品畢竟是一種大眾消費品,它的促銷往往要靠廣告拉動。而大規模的廣告促銷往往也是媒體品頭論足的最好對象。僅僅最近半年里,媒介對包括海王在內的知名保健品生產企業(尤其是產品)連篇累牘地提出了各種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