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營銷十大誤區(五)
9、用情不專,布局太廣
在體育營銷上,中國企業由于經驗不足,往往容易陷入用情不專的狀態,一會贊助足球隊,一會又贊助游泳隊,接著可能還會請當紅體育明星,總之誰熱門就請誰,我們先不說這需要多少錢,就效果而言,我們沒有理由相信消費者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品牌形象中能夠產生很強的消費欲望。這其實也是中國企業急于求成的品牌渴望癥的表現,象可口可樂,他們積極參與體育營銷是有理由的,無論什么體育項目,運動后總是要喝飲料的吧,所以它定位為運動飲料就可以和體育營銷高度一致。而作為功能性飲料的紅牛也一樣,“困了、累了,請喝紅牛”的品牌定位使它可以拉開戰線,在眾多的體育項目上進行品牌傳播。但這并不是每一個行業和每一種產品都可以采取的營銷戰略,這是中國企業的大通病,別人成功的經驗總以為歷史可以重演,結果卻是花大錢辦小事,沒有得到相應的效果。
10、追求時尚,缺乏定位
其實中國許多企業在做體育營銷時都很盲目,有些企業選擇體育營銷僅僅是因為它的傳播方式與眾不同,或者從成功企業看到體育營銷的魅力后就倉促上陣,我們認為,中國現在的體育營銷熱是不理性的,大部分企業純粹是在追求時尚,至于品牌定位能否借助體育營銷來實現,很少企業有做過類似的品牌規劃。經盛調查過很多大型企業,包括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他們在品牌運作上是否有計算過投入產出比,答案經常讓人大失所望。也就是說,目前很多企業在品牌上還停留在品牌傳播的階段,至于品牌戰略規劃,那就很少有人重視,這同樣反映在體育營銷上,但問題在于體育營銷必須高度重視品牌戰略規劃問題,在我們看到成功企業在體育營銷的效果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知道,在體育營銷上,還有許許多多企業在默默地為體育事業做貢獻而沒有什么相應的成績,而他們當中不乏象LG和西門子這樣的知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