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關聯企業信貸風險與控制(二)
4.企業集團的信貸風險
(1)集團的經營風險。集團的經營風險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普遍風險,這是指企業經營總會有風險,如所有企業都會面臨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國家風險(如果有海外投資和貿易)。二是特殊風險,這是指在同樣的風險環境下,企業集團的風險會高于普通企業。這是因為企業集團以融資促投資的發展模式和資金統一管理方式的結合,對集團的資金管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如果集團管理效率的提高跟不上集團規模增長的速度,集團的經營風險就可能出現在某個節點上
(2)集團的償債風險。集團的償債風險表現為:一是銀行無法控制和掌握集團類企業的信用總量。集團關聯企業貸款多采用擔保貸款,它們相互擔保的貸款實際上成為信用貸款,這增加了銀行信貸的風險性。由于集團(關聯)客戶成員復雜,集團成員增加迅速,銀行無法掌握集團(關聯)客戶整體情況。二是主要財務指標顯示集團的資本結構是高風險型的。在分析中發現,多數集團的債務凈資產比率過高。三是承貸人和用貸人主體不統一使銀行無法了解貸款使用情況,一旦發生問題,承貸人往往可以破產方式逃避銀行債務。
(3)集團的道德風險。銀行與企業間的信息嚴重不對稱導致了集團信貸行為的道德風險。表現為:一是企業財務報表真實性問題。企業往往根據需要隨意調節合并報表有關關鍵數據,報表真實性較差。企業還通過關聯交易粉飾借款人財務報表。信貸人員如不能及時發現企業關聯交易行為,往往會導致交易風險失控,最終形成信貸風險。二是銀行難以掌握貸款的實際用途。集團財務管理通常是分頭融資,統一調度。關聯企業間資金抽調行為十分普遍,這是由此類企業追求融資規模和資金收益最大化的本質所決定的。這一情況使得銀行難以控制其貸款資金的最終用途,從而難以控制貸款風險。三是企業有意逃避監管,或有債務無從發現。例如,關聯企業連環擔保導致擔保貸款成為信用貸款。此外,集團關聯企業往往分散融資,與多家銀行發生信貸關系。個別關聯企業還有意設置債務防火墻,一旦某成員發生債務糾紛,其他關鍵成員也不會受牽連。
上海市國有商業銀行對企業集團信貸狀況及風險控制
1.對企業集團的信貸情況
本次調查統計涵蓋了與四家國有銀行上海市分行發生信貸關系的69家新興企業集團,共307家企業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2年末,上海市新興企業集團共有貸款余額838.87億元,約占全市貸款余額的8.6%,其中四家行余額共計為383.28億元,約占此類貸款的45.59%,占四家行貸款余額約7.1%;不良貸款率,四級口徑為6。79%,五級口徑為7.4%,低于四家行不良貸款率的平均水平。
2.對企業集團信貸的管理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
商業銀行針對企業集團信貸都建立了一定的風險防范和控制制度,但制度的執行和有效性存在一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
(1)以集團為單位確定統一綜合授信額進行總量控制。各分行對企業集團主要是通過實施統一授信來控制和防范風險。具體做法通常是“三步走”,第一步,根據各自總行關于行業的總體指導方針,初步確定集團整體的總授信額度。第二步,按單一客戶最高綜合授信額度定量計算,初步測算關聯企業各成員(含集團母公司)的最高綜合授信額度的參考值。第三步,分析每個成員具體情況,調整各成員的最高綜合授信額度,同時,使每個成員授信額度之和控制在集團整體的總授信額度范圍內,并最終核定各成員的最高綜合授信額度。要求主辦行及各協辦行對集團成員公司的授信控制在所分配的額度內。
但在具體操作中,由于集團的所屬關系比較復雜,往往無法確定全部的關聯企業,因此,銀行往往更關注對每個具體的借款主體進行授信管理,集團統一授信只是作為一個參考。如農行規定對于集團性客戶的授信對象應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集團性客戶總體最高授信額度的確定,不得超過對其內部單個法人客戶設定的最高授信額度之和。
(2)確定分行內的集團客戶主辦銀行以加強對集團貸款的管理。由于企業集團關聯企業眾多,為了防止集團性客戶多頭套取貸款,控制整個企業集團的貸款風險,各分行基本都建立了集團貸款的主辦行制度。即以一家行部為主,稱主辦行;其他行部為輔,稱協辦行。主辦行可以是集團核心企業所在的行部、或者是集團一級子公司中融資量最大的行部,由它來負責集團客戶的統一授信管理,如測算和核定對集團的總授信額度,上報分行信貸管理部審核。協辦行為分行內其他與該集團關聯企業發生信貸關系的行部。協辦行要及時向主辦行通報貸款企業的有關情況。
(3)建立重大事項預警制度。由于集團關聯企業貸款量較大,且投資關系復雜,關聯企業往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旦其資金鏈中斷,可能造成銀行信貸資產損失,所以商業銀行非常關注對集團企業的貸后跟蹤。工行已建立了系統、連續、反應靈敏的預警機制。依托人民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工行信貸管理系統和不良記錄預警查詢系統等信息平臺,對關聯企業進行實時監測,通過上述系統對貸款企業經營、財務指標以及貸款信息等設置風險預警信號,提示異動情況和風險變化,連續跟蹤,及時防范和控制信貸風險。
(4)建立關聯客戶風險分析和不良客戶“黑名單”制度。各行都不同程度建立關聯企業客戶風險分析和不良客戶“黑名單”制度。如定期召開信貸資產質量分析會,分析關聯企業重點客戶(貸款數額大或不良貸款數額大的客戶)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和貸款風險的變化情況,對存在潛在風險的貸款進行集體會診,同時要求有關聯企業信貸關系的支行派人員參加,做到分行與支行、支行與支行之間密切聯系,信息資源共享。工行還對風險高、信用差的關聯客戶建立“黑名單”,在全行范圍實行統一制裁。
(5)對關聯企業相互擔保的控制。各行都關注關聯企業貸款風險,如工行對關聯企業發放貸款總體把握原則是九字方針“看得見,摸得著,押得住”,“看得見”就是對關聯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要看得見,“摸得著”就是對關聯企業的底細要摸得清楚,“押得住”就是要求關聯企業貸款盡可能采用抵押方式。其他行也基本如此操作,但這九個字原則在實施時困難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