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大王經營策略亟待調整
中外快餐之戰由來已久,從榮華雞與肯德基交手的失利,到紅高粱振興中式快餐夢的破碎,中國快餐業像中國足球患上“恐韓癥”一樣,對麥當勞叔叔和肯德基上校一直束手無策。然而,一向已趨于平靜的中式快餐界近來又掀起了波瀾,隨著擁有悠久歷史的INC——巴林國際集團以超過 5000萬元人民幣注資永和集團,永和大王新一輪挑戰洋快餐的序幕也就徐徐拉開。那么,究竟戰局如何?位于北京麥當勞、肯德基、永和大王進行了實地調查,其結果不容樂觀。
從餐飲業最主要的效益評估指標“客流量”來考察。由此可見,永和大王的經營狀況在一天中各時段均處于劣勢。透過表面現象分析,不難發現,永和大王的經營策略存在著一系列的錯位和空白點。直接導致其客流量明顯低于麥當勞和肯德基。
首先,產品與消費者傳統飲食習慣錯位。中國人的正餐是午餐和晚餐,早餐由于時間、工作、交通(對于上班族來說)等原因,帶有很大的隨意性。而永和大王的生產品中有兩樣是中國人的傳統早餐食品,因此,在中餐和晚餐,油條和豆漿同漢堡、炸雞相比,競爭力非常有限。這也就是前面所列舉的,在中午和晚上,三家餐廳客流量對比相差懸殊的主要原因。更何況,麥當勞和肯德基在產品經營策略上一直堅持本土化的方針,針對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對產品的口味、品種等方面進行不斷調整,且經常進行花樣翻新,更增強了競爭實力。
其次,產品價格與消費者心理接受習慣錯位。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對豆漿、油條的價位已存在明確的標準,一下子讓其接受目前永和大王的價格定位,恐怕有些難度,雖然有“服務”的因素在其中,但人們到快餐店就餐,講究的是方便、快潔、實惠等,對服務的要求相比于酒樓、飯店來說低得多,因此將價格一下子提高如此幅度,未免讓人難以接受。
再次,企業文化的錯位。永和集團目前雖為外資企業,但其經營的產品極具中國傳統特色。因此,企業文化首先應打“中國牌”、“民族牌”,但從永和大王主題店的裝飾風格及服務員的著裝等要素來看,基本同洋快餐店區別不大,再加上宣傳力度不夠,企業的經營特色尚未得到消費者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最后,營銷基本要素(企業形象、產品、服務)傳播上存在嚴重的空白點。
第一,在企業形象標識的確立和傳播上,永和大王的企業形象標識是永和的創始人李金鵬先生的形象,其同麥當勞的黃色大M相比,在造型和色彩上不夠簡潔、明快,同時也缺乏應有的親切感,雖然,肯德基同樣用人物形象作為企業標識,但由于其近年來實施的完善的廣告宣傳活動,那個幽默、風趣、略帶狡黠的老人形象已深人人心。
第二,在產品要素的傳播上,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其電視廣告訴求上,無一不盡其所能宣傳產品的美味可口。無論從誘人的漢堡、雞翅到爽口的飲料、冰淇淋,看后無不讓人“垂涎三尺”,一段時間以來,麥當勞和肯德基在經營的產品種類上互相滲透,并在電視廣告上展開了一場雞翅、漢堡大比拼。相比之下,永和大王在產品要素的對外傳播上幾乎沒有任何動作,又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光顧呢?
第三,在服務要素的傳播上,以麥當勞為例,在消費者心目中,麥當勞已成為親切、歡樂、值得信賴的代名詞。在傳播上,麥當勞各種媒介形式的廣告創意,更是無時無刻不將消費者享受這種服務時的愉快感受滲透其中,從嬰兒“濤濤”吃薯條時的歡樂笑容,到文靜少女“貪婪”地吃雞畫面,無一不體現服務給消費者帶來的無限滿足。相比之下,雖然永和大王有良好的裝飾、照明等硬件設施,室內環境也整潔、幽雅,但這些外在的條件,尚需通過有效的嬗變和傳播使之成為“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價值觀念”、并逐漸形成“一種潛在的社會意識”。只有這樣才會長久,并保持不斷地增值。當然,相對于具有百年經營經驗的麥當勞和肯德基,永和大王畢竟年輕,兩者的競爭目前來說還不能處在同一層次上,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講,如果永和大王不能從根本上糾正和彌補上述的錯位與空白,那么,即使十年、百年過去了,其結果又能怎樣呢?北京市人口眾多,且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日趨加快,快餐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國際資金的注人中國快餐業,必然會給這一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會。就永和大王而言,企業在注重發展速度即“力爭成為超過百家連鎖店,員工上萬人,確保在2012年能在香港或美國成為上市公司”的同時,也應該靜下心來,重新審視一下本身的經營策略是否還存在著不足,并設法通過有效手段加以完善和提高,這樣才是智者風范。
天創點評:
1.你認為“永和大王”快餐店在經營策略上的失誤主要有那些方面?
(1)產品與消費者傳統飲食習慣錯位。
(2)產品價格與消費者心理接受習慣錯位。
(3)企業文化的錯位,宣傳力度不夠。
(4)營銷基本要素的傳播上存在嚴重的空白點。
2.“永和大王”快餐店在經營策略上的失誤有何啟示?
通過對“永和大王”快餐店經營策略的分析,說明了快餐連鎖企業在經營中應注重對消費習慣、形象宣傳等要素的正確定位的重要性,表明企業在塑造企業形象中應始終圍繞消費者需求這個中心。作為連鎖經營企業,樹立統一的、明確的、富有個性的經營形象是長久經營的基礎,國外成功的品牌連鎖企業無不反復證實了這個道理,中國連鎖企業應對此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