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教父:邁克爾?波特
如果要認真談論企業競爭戰略,就不得不面對這位哈佛商學院的教授——邁克爾•波特。他30多歲就寫出了名著《競爭戰略》(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Competitors),改變了CEO的戰略思維。多年來,每一位哈佛的MBA學生,上一年級“競爭和戰略”必修課,都要閱讀這本著作的摘錄。該書引入了三方面戰略分析——最低成本、與眾不同、重點突出(lowest cost,differentiation,focus),為企業的戰略定位提供了構架。盡管波特的戰略框架在學界評價不一,但對于全球商界領導人來說,有著非凡的說服力。而且,德魯克也承認,波特是僅有的幾個為管理做出重要貢獻的學者之一。
如果說《競爭戰略》講的是競爭戰略的“What”和“Why”,那么,《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則闡明戰略的“How”。這部姐妹篇著作表明了競爭優勢為什么不包含在行動本身,而在于不同行動之間的聯系方式,以及這些行動與供貨商和顧客的行為之間的聯系方式。《競爭優勢》讓無數的公司領導人和商學院學生理解了競爭的根源,并且,由于波特揭示了競爭之不同尋常的復雜性,使得戰略也變得具體和可行。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波特主要關心國際競爭力問題。他的著述涉及行業動態——從意大利的陶瓷制造業到日本的機器人行業。同時,他還參與主編過對各國影響很大的《國際競爭力報告》。香港經濟學家林行止在《國家的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書出版后的一篇文章中稱,“這本書不可能成為暢銷書,亦不想向讀者推薦。”但事實上,這本書很暢銷。
這怪不得林先生,因為經濟學的眼睛無法看出管理大師的思考方式和所成就的事業。要知道,這本書的讀者是全球化時代的企業和政府的領導人,是管理著作,而不是經濟學著作。在現代全球經濟背景下,國家的繁榮富強是如何產生和持續的?對這個問題,波特對傳統的觀念提出了挑戰。并且,波特的國際競爭力研究成果已改變了許多國家的政策,還改變了許多國家、城市和企業中的許多人的思想和行為。
波特90年代中期重返戰略界,在哈佛商學院他領導一個研究小組繼續戰略研究,力圖重振戰略在管理金字塔的尖頂地位。在他看來,80年代后期和90年初期時興的理念,比如,全面質量管理、恰好其時(Just-in-time)、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全都注重于細節問題——讓一個企業變得更為有效,根本與戰略無關。他說,盡管一些日本企業在一段時期把細節做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也曾取得了驚人的競爭力,但是,著迷于營運有效性已成為日本人的一個巨大問題,因為只有戰略才能產生持久的優勢。
戰略必須從一個與眾不同的價值主張開始。戰略勾勒出一塊領地,企業力求在這一領地做得最好。戰略的起點事關抉擇:你不能使人人都滿意。一個沒有戰略的企業什么都想嘗試。如果你想做的一切本質上與你的競爭對手沒什么兩樣,那么,你幾乎不可能很成功。一個企業要是認為它能提供與競爭對手同樣的產品并在很長時間里實際做得更好,那簡直是自高自大。今天,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現在的信息流和資金流飛快流動,把寶押在競爭對手的無能上是極其危險的。
更糟糕的是,重點放在營運有效性容易導致一個兩敗俱傷的競爭形式。如果每個人都想到達同一個地方,那么,必然導致這種局面:顧客依據價格來選擇。這有點像是過去5年的一個隱喻——在那些年份里,我們已看到了到處蔓延的降價風潮。據波特的研究,幾乎在每一行業,戰略性的勝出是有許多機會的。事實上,一個經濟越是有活力,機會就越多。假如管理者以正確的方式思考戰略,一個積極得多的競爭類型就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