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重新劃分三個產業 提出經濟理論新概念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先人一步地提出了重新劃分“三個產業”的新概念。厲以寧認為,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可以重新劃分“三個產業”:生產(包括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過程形成的生產產業;在此過程之前的部分,劃歸產前服務產業;在此過程之后的產業,劃歸售后服務產業。產前服務產業、售后服務產業,都應納入物流企業的服務范疇。
傳統的“三個產業”的概念認為,農業為第一產業、工業加工業為第二產業、商業服務業為第三產業。人們把新興的物流業往往也劃歸“第三產業”,幾乎所有專家學者及業內人士都認同這種觀點。
現代物流是指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把生產的末端到零售商、甚至到消費者銜接成供應鏈,使銷售、倉儲、運輸、加工、配送等環節串連起來,形成一個系統,各個環節都是專業化的,基本上實行垂直的分工。物流產業的利潤來源是多元的、綜合性的。
物流成本是交易成本的組成部分。厲以寧認為,交易成本通常包括信息收集與處理成本、談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等。交易成本是交易領域內發生的各種成本之和。在正常情況下,談判成本和合同履行成本、信息成本都比較低,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在特殊情況下,如產權不清、市場秩序紊亂、市場情況不明、信用體系極不完善、信息極不充分等,談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信息成本可能增大,物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降低物流成本,從宏觀上說,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本,促進經濟增長;從微觀上說,任何一家企業,只要物流成本降低了,市場競爭力就增強,贏利就上升。
有人擔心,物流產業的發展會不會因“機器排擠工人”而增加失業呢?厲以寧認為,恰恰相反,物流產業的發展會增加就業。他論證說,物流產業由各個不同的環節所組成,它是一個兼有知識和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特點的產業,它需要各種知識和技術水平的勞動者。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吸納一大批人就業。他舉例,物流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機場、航道等設施,需要巨額投資,需要龐大的設計和施工隊伍。而且,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必須適度超前,否則將制約物流需求的滿足。隨著物流技術的新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管理所需的專門人才需求量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物流中的許多環節,如物品配送、連鎖經營、初步加工、產前產后服務、倉儲運輸,都需要一般的勞動力,只要經過一般的技術培訓即可上崗。因此,物流產業本身對勞動力的需求呈上升趨勢。
那么,我國發展物流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呢?厲以寧指出:目前要致力于消除阻礙我國物流發展的“瓶頸”約束,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理順體制。長期以來,國有商業留下不少問題,如政策性虧損、債務負擔重、在職人員多、離退休人員不斷增加等,從而難以改制。這些問題應該在資產重組和企業兼并中加以解決;二是轉變觀念。企業應樹立盡可能利用第三方物流的觀念,不要認為自營物流是最合算的。國際上,委托第三方物流是大勢所趨。農民應樹立物流觀念,因為這是保證收入穩定增長的重要途徑。政府應樹立不經營物流但必須扶持物流產業的觀念,因為政府扶持物流產業就是對企業最好的服務;三是積極培養人才。物流產業的專業人才目前嚴重不足。今后應該采取學歷教育、專業培訓、舉辦講座等各種途徑加以解決。